4006-998-758
新闻动态

微信语音为啥不做进度条?直击腾讯产研奥秘

2022-04-21

微信语音为啥不做进度条?直击腾讯产研奥秘(图1)


给微信语音加上进度条,这是很许多微信用户的痛点所在,用户想要从长长的语音中更快地听到重要信息,而不是重复一遍又一遍。但是微信却一直没有添加上这个功能,为什么呢?这么设计背后有什么深意吗?我们又要如何理解?

                                                                         — 用户视角 —


一、需求分析


互联网产品中,分析一个功能该加不该加,一切都要从用户需求入手。先分析语音进度条呼声高涨背后的需求是什么,然后分析该需求发生在哪些场景,最后判断该需求真伪,大众还是小众,值不值得满足。


步骤一:提炼需求内核


按照需求四要素,语音进度条的需求内核可以提炼为:


用户:微信语音消息接收者场景:第一遍收听语音时,关键信息没有听清楚,需要重听第二遍来确认,但是无法跳过语音前半部分的无用信息,因此浪费了时间。目标:更高效地确认关键信息任务:增加语音进度条若只用一句话,该需求可以概括为:更快地重听长语音中重要信息的需求。


步骤二:罗列需求场景


由于只有长语音才要用到进度条,所以我们先罗列一些可能会产生长语音的场景。


一条长语音五六十秒,包含150-200字的信息,肯定是带有叙事性质的才能这么长,一定是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的。像“吃饭了吗”、“我待会去接你”这些问候、陈述、请求类的语句,肯定是短的内容,构不成长语音。


因此,长语音场景普遍为4种:叙事吐槽、咨询事情、交代任务、沟通工作。


场景1:吐槽叙事


用户:好友之间场景:叙述者以讲故事的口吻向朋友描述一件事情,包含起因、经过、结果,内容较多,因此为通常为长语音。语音案例:“哎,我跟你说,我今天遇到一件奇葩事,我们办公室不是有个男的叫XXX嘛,他今天XXXXXXXXXXXXXXXXXX,我一听不对劲啊,我赶紧XXXXXXXXXX,最后XXXXXXXXXXXXXX”


场景2. 咨询事情


用户:熟人之间场景:A向B咨询一些事情,B愿意详尽回答。由于内容较多,打字耗时,因此B决定用语音回复。语音案例:“你问我雅思怎么复习是吗?我当时准备了XXX个月,买了XXX书,上了XXX网站,报了XXX班,平时要多练习写作,不同主题的都要写,我当时练了XXXX,最后才有所提升………..”


场景3. 交代任务/事情


用户:员工与老板场景:老板给员工发语音指挥工作,需要交代任务的执行方式、细节和要求,因此通常为长语音。语音案例:“那个小刘啊,吃饭了吗?是这样的,我今天去了客户那里,他同意跟咱们签合作了,你需要明天打印XX份资料,明天XX点送到客户办公室,他们在XX路XX大厦的三楼,不要迟到了。”


场景4. 讨论/沟通工作


用户:同事之间场景:工作上的沟通,有时候会涉及到比较多的细节,信息量较大,打字会很耗时。这种情况下同事之间有时候会用语音进行沟通。语音案例:“你刚发的文件我看了,有几个地方我觉得好像跟原定的方案不太一致,我语音给你说吧。第一部分XXXX….,原计划是….,但是你这里…..,第二部分…..。我觉得你可以再问问陈总?”


步骤三:确认需求场景


那么4个长语音应用场景中,哪些是需要用到语音进度条的?


场景1“吐槽叙事”显然不是,因为不符合“重要信息”的定义(需求内核为“更快地重听长语音中重要信息”)试想朋友跟你吐槽,发了一个60秒语音,你听过一次就不会点开听第二次吧?因为语音内容根本不重要,大体听懂来龙去脉就好。


那而场景2“咨询事情”呢?它显然符合“重要信息”,但不符合“更快”(需求为“更快地重听长语音中重要信息”)因为对于咨询事情得到的语音回复,大多数用户倾向于“仔细、完整地重听”。


剩下场景3“交代任务/事情”和场景4“讨论/沟通工作”。这两个场景完全符合“更快地重听长语音中重要信息”这个需求内核。处于工作状态,所以讲究“更快”;因为是工作,所以语音消息中有“重要信息”。因为重要,所以必须要“重听”。


所以,语音进度条的应用场景为“交代任务”和“讨论工作”。这两个场景明显属于办公场景,因此语音进度条可以认为是主要覆盖办公场景的功能。语音进度条这个需求可判定为真实的、明确的。


那么,既然语音进度条的需求那么明显,微信为什么不设计这个功能,满足用户呢?


二、定位优先,需求未必要满足


首先,用户有需求,产品不一定就非得满足。例如,iPhone用户有手机和PC自由连通访问文件的需求,但是苹果有满足吗(用户仍然必须通过PC上的iTunes来访问手机文件)?iPhone用户有蓝牙传输文件至安卓手机的需求,可是苹果满足用户需求了吗?不是苹果没有这个技术,也不是苹果不知道用户的需求,而是因为产品的战略定位优先于用户需求。苹果的战略是打造封闭的iOS系统,当用户的需求有违战略时,只能选择无视。


回到微信语音进度条,微信的战略定位是什么?从微信的Slogan“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中就足以看出,微信希望把自己打造成集沟通、社交、支付、内容、服务于一体的生活平台,希望成为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的工具。沟通功能对于微信而言并不是全部,只是战略产品定位中的一个部分,因此是不需要做到功能齐全,尽善尽美的。尽善尽美,反而还模糊了定位。


三、专注生活沟通,给企业微信让路


况且沟通功能也分为商务沟通和生活沟通。从微信团队单独开发了企业微信APP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微信APP的定位是生活沟通。目前微信已承载了太多功能和关系,人们既在微信上谈工作,又在微信上聊生活。而企业微信APP的存在,就意味着微信团队的战略方向是将商务沟通从现在的微信上逐渐剥离出去,让微信APP回归生活沟通。


目前企业微信已与个人微信的通讯录相打通,未来应该会继续发力推广。语音进度条这个偏办公属性的功能,未来很有可能加在企业微信上,作为差异化功能进行宣传。个人微信不加语音进度条,其实是在给企业微信的差异化留一条后路。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微信不能传输超过100MB的文件,为什么文件保留有时效性,为什么删除消息聊表也会删除消息记录。因为,他们都是办公功能,而微信的定位是生活沟通。


四、语音进度条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高效


许多人觉得有了语音进度条,就可以瞬间拖拉到想要听的位置,效率奇高。但我觉得其实语音进度条的效率是被高估了的。因为当你想要定位到语音中某个关键词时,你只是大概知道所处的语序,但并不知道具体在哪一秒,所以拖动是不精准的,经常会拖过头。


因此,拖动进度这个操作一定不是瞬间实现的,而是要包含几个步骤:


操作:按下,拖动/约2秒判断:拖动后识别所在进度是不是关键词所在位置/约3秒等待:判断出所在节点在关键词之前,接下来就是等信息出现 /约2秒重新拖动:如果第一次拖到的节点不对,要重新拉/ 重复前三步骤/约7秒你看,这套拖动进度的机制其实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高效,就算只拖动一次,整个流程也要耗费约7秒。10秒内的语音,其实没有拖动进度的需求,因为在用户能够忍受的耐心阙值之内。Youtube的片头广告长5秒,歌曲的前奏长10秒,因此大概可以推算出听觉的耐心阙值大概在7秒左右。而10-20秒以内的语音,使用拖动进度也许还达不到节省时间的效果。因为拖动进度一套操作下来就需要7秒了,而且还有拖过头的风险,更耗时。


五、温度感、简洁性


除了战略层面和效率层面,不加入语音进度条也有视觉上的考量和交互逻辑上的考量。加上进度条,在视觉和交互上,则更像是“音频文件”。使用语音气泡,则更像是“对讲机”。


说得可能有点抽象,拿QQ来举例子。这是QQ加入语音进度条之前和之后的对比。


微信语音为啥不做进度条?直击腾讯产研奥秘(图2)


其实加入进度条之后,交互逻辑是发生了根本变化的。有进度条的语音条,既有暂停键,又有声纹,还能够拖动快进。给人的感觉更像是对方发给你了一段声音文件,是冰冷的,机械的,是可操作的,是功能性的。


那么从技术层面,微信语音不设进度条又有哪些产研方面的考量呢?下面是腾讯391号员工,原腾讯P12项目管理专家薛军,在直播节目《腾讯产品成功的秘诀》中对该问题的解答。


                                                             — 产研视角 —


微信语音为啥不做进度条?直击腾讯产研奥秘(图3)



一、决定做微信这款产品的目标是什么?


2010年末至2011年初,腾讯发现在移动互联网有一个新的即时通讯产品的机会,基于此设定一些新的目标。早期的目标主要是想对比“手机+移动互联网”与“PC+互联网”场景下即时通信类产品不同的功能,最终验证成功的三个功能:语音聊天、摇一摇和附近的人。


这三个功能最大的特点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可以做,但是在PC互联网是无法实现的。后期的目标就是建立微信生态体系,公众号帮助自媒体;微信支付帮助商家收付款;小程序把商家的服务提供给用户。


二、为什么不将QQ移动化进行到底,而要做微信?这里面有没有必然性?


很多人认为微信和QQ是同一个产品,其实属于不同时代的产品,他们之间有很多本质的不同。QQ移动化很早就进行了。2002年索爱手机里就内置了手机QQ,来实现PC版QQ简单的聊天功能。在智能手机出现之后,也在持续的加强功能。

 

很多人认为:只要把QQ的功能简单地从PC搬迁到手机上就实现手机上的即时通讯,这种观点是不对的。类似把马车挪到轨道上变成火车,这是不现实的。所以张小龙提出做移动互联网即时通讯的时候,确实是有一个市场机会,Pony就果断支持张小龙做微信了。


三、为什么发送语音是控制在每条60秒,这是小马哥定的60秒吗?


微信语音60秒,控制在比较短的一个时间,这样的话,整个微信语音就只有播放和不播放两种状态,整个UI操作是比较简洁的。

 

60秒给用户感觉比较清晰,刚好是一分钟,这个数字要比其他的更容易理解。

 

对比其他的产品会发现交互有些做的比较复杂,比如有播放暂停,还有拖动进度这类操作,交互复杂的产品会让用户使用时产生比较大的心理障碍。


四、为什么微信语音不做可选择节点回听呢?


语音设置的时间比较短,核心目的是语音条的交互简单,不复杂。特殊的用户可能会有这种诉求,会重度的去使用语音条,希望能够控制语音的播放,但这种操作其实非常的复杂,而这种复杂会带来一种操作上的障碍,所以并不是什么时候都需要去倾听用户声音。

 

有个别的用户有特别深度的需求,比如要拿来听课,这种情况下,其实应该用更专业的工具来实现。用微信的小程序或者H5的方式操作足够了。


五、为什么要做微信运动?


国人这几年都开始注重健康,很多人认为健康就是运动。而最简单大家都会的运动就是走路。刚好手机可以通过一定的算法计算出步数。每天1万步是很容易理解的概念,微信就借助于关系链对比的排行榜让大家点赞。朋友之间互相点赞,打开查看哪个朋友超过自己的步数,通过互相比步数就玩起来微信运动。后来从官方角度弱化了已完成微信运动的插件,也持开放态度促进第三方去做,希望把微信运动变成一个生态。


六、摇一摇上线效果并不好,是什么让微信一直坚持,而不换其他方式?


“摇一摇”开始效果不好,并不是大家不摇,而是大家不去聊天。用户还是愿意摇一摇的,只是搭讪成功率不高。所以产品经理觉得有机会优化,去思考为什么大家愿意摇但不愿意聊。通过不断的尝试以及用户的访谈,慢慢通过距离来解决安全感的问题,摇一摇才成功。如果说做一个产品,比如说摇一摇发布后,用户看到了这个入口但不摇,或者只做一次两次就不再继续。这两种情况下,相信一定考虑换其他的方式,不会坚持原有的设定。 


七、怎么看待动态视频的功能,会有进一步的探索吗,像附近的人一样去打磨?


随着5G的到来,视频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包括抖音、快手,一些全新的产品也会做的不错。但是微信本质是做社交,视频本身更多是内容生态,所以这两者之间会有定位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就会使微信推进过程存在基因问题,导致他没有办法做好。

 

视频是以内容为主的一个模式,更关注内容的质量。而微信的社交,是更聚集个人,无论这个人发什么都愿意去看一看,这两者是有本质差别的。而普通人产出的视频质量本身就不可能很高,能把动态视频功能做好比较难,所以这是他们之间的一个矛盾点。


八、微信是通过什么方式收集用户反馈的?基于什么考虑做的版本迭代?


1)用户反馈

获取手机用户反馈的方式其实是非常多。当年的微信推过一段时间“1000 100 10”的概念 :产品经理每个月要去阅读1000个用户反馈,要看100个较长的分析文章,要跟10个用户做点对点的交流,当然不一定面对面,也可以用电话或者聊天的方式来做,通过这样的方式确保可以有效地得到用户的反馈。

 

同样的道理,包括去用百度搜索,谷歌搜索,或者是知乎的论坛搜索,微博上的搜索,这种方式其实都是可以的,只要能够得到真实的用户的反馈,其实都是有效的。

 

2)版本迭代

微信的版本迭代要把它分成三个层次。对于还没有敏捷化的这种团队早期可以追求第一层次。


第一层次:版本迭代规划把计划能够清晰化和定期化。比如说能够定期的发布版本,是团队首先想要实现的。


第二层次:在每一个版本规划里把有效的用户反馈的问题优先去解决,而不是产品经理,自己想出的一些问题。

 

第三层次:版本实现发布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这几年微信的版本发布不是很有规律,虽然内部仍然还是按照第一层次的方式运作,做了很多版本,但有可能做了却没有发版,因为内部评估后认为功能不行就砍掉了。现在很少有团队会做了功能却不发版,这种控制能力很多团队还不具备,所以建议团队早期,必须定期去发一个版本,这是所有一切努力的第一步。


九、微信的非技术型产品经理胜任要求有哪些?


微信对产品经理的要求多一点,也比较独特一些。


第一:对通常的交互、UI和对用户人群观察和理解。

通常的产品经理找到用户的痛点解决就很不错了。可是微信会有额外的要求:用户痛点的解决方案必须足够的简单或优雅,只要做到这一点,才能认为痛点被解决而且可以上线了。

 

第二:对技术得有更多理解。

微信很多的功能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需求去实现、去测试上线的串行步骤,而是在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之间,反反复复折腾很多次,不断尝试一些更好的解决方案。

 

第三:产品经理的沟通能力要求会比较高

因为有的产品经理能够通过自己良好的沟通,跟技术团队商定出解决方案,从而确保解决方案足够的优秀。通过良好的沟通,也能更好挖掘到用户需求。


十、假如微信团队是一个腾讯外的创业团队,有没有可能成功呢?

 

是有机会的,我个人总结微信的成功原因有两点:

  • 一是移动互联网下用户的社交需求挖掘;

  • 二是充分的利用2011年开始的智能手机换机红利的机会。

 

QQ也曾经是给微信导过一些QQ用户,后来观察数据,发现这类用户对于微信成长影响不大。微信真正用户飞速增长的方式是通过手机通讯录。添加一个好友或者同学的电话,恰巧该手机号码开过微信,就会自动推荐加微信好友,这个方式更加便捷。



END



薛军将受邀参加7月3-4日,于深圳举办的2022K+全球软件研发行业创新峰会,并为大家带来“中国企业敏捷实践现状及分析”主题演讲,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峰会详情。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