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第一章、物联网体系架构
1.1. 物联网的体系架构
1.2. 物联网感知层
1.3. 物联网网络层
1.4. 物联网应用层
1.5. 未来物联网架构技术
1.6. 应用案例
第二章、物联网标识技术
2.1. 条形码技术
2.2. 射频识别技术RFID
2.3. 磁卡技术
2.4. 传感器技术
2.5. 光学字符识别技术
2.6. 语音识别技术
2.7. 生物计量识别技术
2.8. 物联网标识体系与标准
2.9. 物联网标识开放架构
2.10. 未来的物联网标识技术
第三章、物联网通信技术
3.1. WIFI技术
3.2. 蓝牙技术(Bluetooth)
3.3. 紫蜂技术 (ZigBee)
3.4. 红外通信技术
3.5. 近距离通信(NFC)技术
3.6. 移动通信系统
3.7. 设备对设备通信技术(M2M)
3.8. M2M
3.9. Wireless HART
3.10. 6LowPAN
3.11. 未来的物联网通信技术
第四章、智能物联网发展
4.1. 智能物联网发展现状与前景
4.2. 物联网平台
4.3. 窄带物联网的应用
4.4. 运营商NB-IOT及其应用
4.5. 物联网市场各领域活跃度分析
4.6. 市场规模、产业契合度IOT业务分析
4.7. 互动:物联网核心要素的辨析
第五章、对5G的认知与体验
5.1. 成功的4G模式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
5.2. 4G成功的秘诀
5.3. 人们通常对5G的认识水平
5.4. 5G的演进
5.5. 5G的技术特点
5.6. 建设5G是中央疫后新基建的核心
第六章、5G关键技术
6.1. 5G的无线创新
6.2. 大规模天线带来的益处
6.3. 移动通信及5G的多址
6.4. 全双工及灵活双工的含义
6.5. 5G运用了密集组网
6.6. 有趣的D2D
6.7. 5G正向高频发展
6.8. 频谱的灵活运用
6.9. 波形有作用
6.10. 通过编码看5G全球发展
第七章、5G的业务能力
7.1. 5G应用三个主要场景
7.2. 各种应用的标注分布图
7.3. 5G的能力
7.4. 5G的应用发展历程
7.5. 4K/8K市场发展
7.6. 构建5G基础设施与市场发展
7.7. 运营商的几种5G商业模式
第八章、行业应用案例分析:电力行业应用
8.1. 泛在电力物联网
8.2. 我国电力行业现状
8.3. 电力行业数字化趋势纵览
8.4. 传统电网赋能、赋智、赋值
8.5. 电力运维云平台
8.6. 国家电网数据中台
8.7. 发电侧精准调控的大数据分析
8.8. 发、输、变、配、用、检修、调度数据贯通
8.9. 发电数字化
8.10. 输电数字化
8.11. 变电数字化
8.12. 配电数字化
8.13. 用电数字化
8.14. 5G+电力
8.15. 非侵入式负荷分解
8.16. 差动保护、配电三遥
8.17. 电力切片“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