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在数字时代的商业环境下,企业要保证可持续的长远发展,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就必须要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潜力的人才梯队。提高企业员工素质,激发员工潜能,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责任心和忠诚度,同时体也有助于提升员工自驱力。
商务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优秀的内在素养与外在呈现是一场由内而外的修炼。在修炼的过程中,商务礼仪有助于提高个人的自身修养、改善人际关系,提升个人影响力。同时还可以塑造企业形象,提高顾客满意度和美誉度,并能最终达到提升企业品牌力。
一个企业要具备引领企业走向未来的力量,就要具备一支高素质高潜能的顶尖人才梯队,就需要依靠高素养的人才和理念这样的软实力。个人的竞争力提升,就是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课程收益:
● 洞悉数字经济时代下领导者的挑战与企业画像
● 一场由内而外的商务礼仪修炼,开阔学员商业视野,提升领导者影响力
● 实现自我察觉,激发学员潜能,提升学员敬业度与内驱力
● 塑造学员个人影响力与领导力,进而提升企业的公众力,提升企业社会竞争力
● 学习与客户零障碍沟通技巧,提升客户体验,提升经济效益
● 分析客户类型,理解对方心理,对症下药
课程对象:
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企业职员等
课程方式
分组破冰,角色扮演,视频教学,现场演练,案例分析,头脑风暴、小组PK
课程大纲
第一讲:数字经济时代下的礼仪素养修炼 ——礼仪赋能,由心而发
小组破冰,游戏互动
思考:高度竞争的经济形势下,企业的立足之本?
1. 数字经济时代的特性
2. 高竞争时代下的领导者的企业画像
3. 一个共创的剧本
4. 剧本的编剧、导演和演员在哪里?
5. “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
6. 员工礼商,企业视野与格局
7. 礼仪文化的核心价值
8. 酒文化与礼仪文化的结合
9. 全球语境下酒文化的发展
第二讲:商务形象修炼 - 打造成功人士的品牌印记
案例分析:马云的角色变化、奥巴马的西服
一、影响人际关系的心理效应
1. 首因效应
2. 近因效应
3. 晕轮效应
4. 刻板印象
二、如何打造自己的商务形象印记
1. 成功人士的角色构建-人设
2. 职业形象的三维塑造
三、您的商务形象是个人品牌,是经济效益
1. 恰当的仪容礼仪让您自然而高贵
2. 如何穿着打扮才能彰显您的气质与气场
1)“扬长避短”的穿衣法则
2)TPOR原则
3)打造自己的角色(人设),穿出自己的定位
4)按身份角色,管理您的衣橱
3. 精英男士着装礼仪
1)男士商务西装穿着规范
2)职场社交中的时尚商务休闲装的选择
3)休闲场合中的旅游运动装
3)领带、衬衫等搭配
5. 成功女士的着装礼仪
1)女士商务套装穿着礼仪
2)职业场合的商务休闲装法则
2)首饰、鞋包等搭配
4. 商务着装的禁忌
第三讲:商务交往场景礼仪 – 微小的细节改变,提升专业度,彰显企业的格局
现场案例模拟:一次重要的商务接待
头脑风暴: 客户从哪里得到企业的印象?
一、 商务接待场景礼仪
1. 商务接待前期准备
1) 商务接待流程
2) 商务接待6W2H
2. 商务会面礼仪
1) 如何通过握手方式提升初见的信赖感
2) 如何介绍客户与上级领导认识?
3) 递送名片的顺序
3. 商务会务座次位序
4. 商务宴请座次安排礼仪
5. 轿车出行座次安排
6. 乘坐电梯的礼仪
7. 合影留念礼仪
8. 告别与送客礼仪 -送客之道,彰显主人素养
9. 馈赠礼仪
二、 商务拜访场景礼仪
1. 商务拜访前期准备
2. 上门有“礼”
3. 餐宴有修养
4. 为客有方
第四讲:客户服务沟通礼仪——服务之言,提升客户服务体验
案例讨论:我明白你的心情vs 你明白我什么心情
思考:你心目中的客户画像
一、沟通的底层逻辑
二、认知服务语言
1. 什么是服务语言?
2. 服务语言的影响
二、 接待服务语言的表达原则
1. 1个出发点
2. 2 个客户体验
3. 3个语言标准
三、 服务语言礼貌用语规范
1. 欢迎语
2. 称呼语
3. 问候语
4. 征询语
5. 道歉语
6. 送别语
四、 遇到不同风格的人,如何通过对话进行解读?
1. 识别——观察不同人的反应
2. 运用——知道他想要什么
3. 管理——知道他需要什么
4. 不同行为风格的认知——语言风格方面
1. 支配型
-喜欢命令式语句
-要求回复快速
2. 关系型
-喜欢用副词修饰语言
-寒暄语言较多
3. 谨慎型
-购买或产品意见不明显
-没有购买意愿
4. 冷静型
-对比三家再决定
-问题缜密
五、 具有亲和力的沟通
1. 如何设身处地倾听 – 先诊断,后开方
1)倾听的五大层次
2)聆听的要素
3)有效的倾听技能
2. 赞美 – 拉近距离,建立亲和感
3. 高情商沟通
1)让对方觉得被尊重的语言
2)同理心的运用
3)用对方喜欢的语言说话
4.沟通言语中的禁忌
六、 掌握服务语言的使用技巧-服务语言的金句
1. 当要拒绝客户的时候
2. 当客户说的,我不知道的时候
3. 当客户要求超出我权责范围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