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模块 | 课题 | 注释 |
模块一: 质量体系总纲 | (1)质量保障体系的提出及总体设计思路 (2)缺陷预防 (3)以质量体系整体提升研发有效代码率 (4)基于自动化技术的不间断测试 (5)测试驱动开发与贯穿全程的质量控制体系 (6)完备质量体系的八大要素 | 质量体系不同于测试技巧,体系化的质量管控是涵盖需求、设计、开发的全程系统工程。保障全员始终工作在有价值的行进路线上、少走弯路、避免回工。不仅保障最终结果的高质量输出、同时保障过程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
模块二: 产品、开发、测试三方共建质量体系 | (1)产品需求的质量如何管控?管控方法实践分享 (2)频繁反复修改的产品需求和模糊需求会在后续开发端和测试端放大重复工作量,造成巨大的时间成本支出,如何有效管控?实战经验分享 (3)架构设计需不要质量?管控方法分享 (4)技术重构和设计原则缺失的有效预防及管理方法实践 (5)测试自身需不需要质量?如何保障测试覆盖率?实践方法分享 | 如果仅靠测试团队守卫质量,犹如缺乏战术素养的足球队仅靠守门员一个人来防守,这必然会付出惨重代价。由产品、开发、测试三条线共同构筑的质量体系是一个高执行力团队的战术素养和行为习惯。本章将分享讲师多年打磨的实战方法,此方法已经在多个团队实施,有着非常好的实际结果 |
模块三: 测试目标及覆盖率保障 | (1)发布标准及测试完成准则 (2)测试计划的制定策略及前置条件 (3)测试计划和需求分析、技术设计之间的联系与配合 (4)如何提升团队整体的测试计划能力而非测试经理一人计划全部 (5)如何科学评定工作量、所需人数和各方面设备 (6)如何定义测试退出标准 (7)通用测试点及测试素材的复用 (8)高质量测试规格的要素 (9)测试目标的界定和考量 (10) 预估测试过程中的假定和局限 (11) 被测对象特性描述 (12) 对验证粒度的管理和要求 (13) 遍历各种测试方法可行性 (14) 所需工具及拓扑逻辑 | 这部分内容将分别从测试执行者和测试管理者的角度分别出发,讲解如何制定能覆盖到细节的测试计划及实际操作,分享评审流程,以及准备资源的依据,并最终评定每一个测试人员的测试执行情况 |
模块四: 自动化测试平台的建设 | (1)自动化测试的整体建设思路 (2)自动化测试人才及岗位设置 (3)功能测试的自动化应用及现场演示 (4)自动化测试的结构化设计思想 (5)自动化测试的运行部署策略 (6)Pass Rate:测试活动的重要标准 (7)代码覆盖率检查,对测试质量的审查 (8)自动化测试的缺陷跟踪 (9)自动化测试的自动化 | 这一章是自动化测试的重要实战部分,用一个真实的企业级软件项目作为案例,讲解如何在一个真实项目中逐一实施自动化测试方法,从而实现缺陷预防的持续改进
|
模块五: 数据挖掘及辅助决策 | (1)如何建立Dashboard来快速定位整个系统的质量弱点 (2)通过缺陷分类分析开发及测试的工作重点 (3)通过率、各种Top10及缺陷与用例的关联 (4)与其他软件开发过程方法的结合 (5)质量体系建设及设计要点总结 | 通过对测试度量体系的构建,深入挖掘如何实施大规模深度测试及快速定位复杂项目中的质量问题 |
模块六: 测试团队建设 | (1)实践分享:测试人员的招聘 (2)多种测试资源的组合应用实践 (3)心得分享:测试人员的培养 (4)测试遗漏的评测(自发现率) (5)测试执行率追踪 (6)测试人员的职业发展及现代企业对测试岗位的新要求、新趋势 | 本章分享讲师的实践及心得:如何鉴别及招到好的测试人才、如何培养提高现有人员、如何科学管理测试团队及提升测试团队执行力。再分享现代质量岗位的发展新趋势、新要求 |